许仙菊

时间:2025-06-29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个人简历

出生年月:1976年11月

任职年月:2022年1月

职称: 副研究员

党政职务: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第一支部组织委员兼群工委员

所在学科:资源与环境

导师:硕导

最高学位:博士学位

学术任职:江苏省土壤学会会员;河海大学学报、扬州大学学报等期刊论文评审专家

联系方式:348746700@qq.com

江苏大学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农业面源污染、耕地地力提升、小麦和甘薯等作物营养与施肥方面研究。“十一五”以来,主持国家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等国家或省级项目15项,参与国家或省级项目12项。在《Ecological Engineering》、《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9篇。申请专利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土壤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科研项目(近五年)

1) 建湖县农业农村局横向委托业务:建湖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汇总与制图及报告编制服务项目;2024.9.27-2025.12.31. 合同经费109万元,主持。

2)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江苏省耕地质量要素收集与扩展”2021FY100504,2021.9-2025.8,合同经费34万元,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山地丘陵区坡耕地粮田氮磷管控技术验证与模式构建”2021YFD1700804-01-02,2021.5-2025.12,合同经费80万元,主持。

4) 泗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横向委托项目,泗阳县2020年新增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技术服务,2020-2021,合同经费33万元.主持。

5)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控制甘薯连作障碍的强还原土壤处理关键技术及产品创制CX(20)3083”2020.8-2022.7,合同经费25万元,主持;

6) 农业生态环境保育项目“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点监测”,2017-2024年,合同经费49万元,主持;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合作项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种植业氮磷流失量核算”2019.01-12,合同经费6万元,主持。

代表性论文(近五年)

[1] 许仙菊,姜晓蕊,陈丹艳,等. 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养分因素探讨[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04): 102-107.

[2] 许仙菊, 姜晓蕊, 陈丹艳, 等. 耐连作甘薯品种的筛选及薯块氮、磷、钾营养状况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23, 39(03): 657-664.

[3] 许仙菊, 张永春, 汪吉东, 等. 中国三大薯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05): 27-33.

[4] 许仙菊, 张永春. 植物耐低磷胁迫的根系适应性机制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34(06):1425-1429.

学术及科研成果(近五年)

1. 初步明确了甘薯连作障碍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优选了甘薯连作障碍调理剂产品2种,构建了强还原土壤处理关键技术1项,筛选了强耐连作障碍甘薯品种1个,中耐连作障碍甘薯品种4个,对甘薯连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控制甘薯连作障碍的强还原土壤处理关键技术及产品创制CX(20)3083”)

2. 明确了周年优化肥料品种和肥料用量对小麦-甘薯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建立了小麦-甘薯轮作农田肥料品种的源头优化管控方案;筛选出了最优种植结构农田氮磷优化管控技术;集成1套山地丘陵区粮食作物氮磷源头管控的最优种植结构阻控技术模式。(基于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山地丘陵区坡耕地粮田氮磷管控技术验证与模式构建”)

授权专利(近五年)

许仙菊,徐聪,丁晨,姜晓蕊,丁爱芳,汪吉东,张永春,宁运旺,马洪波,张辉. 一种适用于丘陵坡耕地或梯田的定量地表径流监测装置. 专利号:ZL202222834846.8. 授权公告日:2023年4月14日(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其他

2022.9-2024.6,丁晨 南京农业大学,第二导师

友情链接:

电话:0511-88790955 邮箱:hjxy@ujs.edu.cn

地址:江苏大学环安学院新大楼(基础实验楼)

copyright ©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版本号:4.0.0

苏ICP备05071359 苏公网安备 321102020000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