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时间:2023年09月07日  来源:   点击数: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资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已建成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生态与农业环境保护、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生物环保与农业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工程及装备和安全科学与工程6个科研团队,相继主持承担了国家水污染控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学科评估排名获评B等级,在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101-150;环境生态学进入ESI前3.028‰,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安全工程学科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为B+(全国第13位)。学院同时建有江苏省重点建设应急管理学院,与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合署办公。

学院目前建有江苏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院、江苏大学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江苏大学海绵城市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学院下设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应急技术与管理系、环境与安全工程中心实验室。拥有江苏省新污染物绿色防控与应急安全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水污染控制绿色氧化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侨界创新创业基地等省部级平台。学院实验室面积6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6000余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161人,其中专职教师143人(含外籍教师14人),包括教授(研究员)30名、副教授(副研究员)58名,具有博士学位比例已超97%,具有海外经历比例近50%。拥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负责人、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委员、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江苏省杰青、江苏特聘教授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30余人次。学院在校中国籍本科生41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35人,海外留学生63人(博士生57人、硕士生6人)。

学院坚持学为中心、以本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取得长足进步,国家A级赛事获奖屡创新高,考研录取率近40%,就业率近100%,连续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学院现有环境工程、环保设备工程、安全工程和应急技术与管理4个本科专业。安全工程和环保设备工程两个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和江苏省重点专业;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特色专业和江苏省重点专业;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均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水污染控制工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近年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授权发明专利130余件,发表科研论文700多篇,其中发表于Nature Energy、EST、WR 等主流期刊论文4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一区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江苏省重点教材1部)。获评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篇。

学院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日本三重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克兰菲尔德大学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双学位(博、硕)项目,并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大力推进师德师风、依法治院和校园文化建设,党建创新不断加强,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获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环境-生态-安全-应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强化特色为抓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把学院早日建成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更新至2023年12月)

友情链接:

电话:0511-88790955 邮箱:hjxy@ujs.edu.cn

地址:江苏大学环安学院新大楼(基础实验楼)

copyright ©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版本号:4.0.0

苏ICP备05071359 苏公网安备 32110202000039号